人體就像一臺機器一樣,影響它運行的不是某一種特定東西的多少,而是任何一種養(yǎng)分的缺乏。所以,保障人體免疫力,首要的是有均衡的營養(yǎng)——“雪中送炭”遠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
一個人生病的難易與免疫力的強弱有關。所以,大多數“保健品”或者“功能食品”都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一種東西一旦宣稱可以“增強免疫力”,也就意味著可以賣出好價錢來。那么,“免疫力”到底是什么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些價格昂貴的東西來增強它呢?
人體處在一個復雜的自然環(huán)境中,時時刻刻受到外來“敵人”的侵襲,比如細菌或者病毒。但是正常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精密的系統(tǒng),對于這些刺激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當身體覺得有異常的時候,就啟動第一道防線去識別這種異常是體內的正常生理變化還是外來刺激。如果是外來刺激,體內就會有相應的細胞采取行動,“圍剿”入侵者。如果入侵的敵人不如自身的防御系統(tǒng)強大,就攪不起什么風浪,人體就不會生病。但敵人太過強大而自身抵抗力不足,人體就生病了。自身的這種抵抗力,就是“免疫力”。
因為人體與自然界最直接的物質交流就是吃喝拉撒,很自然地飲食對于免疫力就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強調通過飲食增強免疫力有著理論上的完全合理性。形形色色的“增強免疫力”的食品,也就讓人真假難辨。
值得注意的是,理論上的合理性并不意味著打著其招牌的東西就有效。作為一個復雜精密的整體,人體的生理機能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成分來保障它的運行。
人體就像一臺機器一樣,影響它運行的不是某一種特定東西的多少,而是任何一種養(yǎng)分的缺乏。所以,保障人體免疫力,首要的是有均衡的營養(yǎng)––––“雪中送炭”遠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
或許是這些東西太平常了,現代人喜歡追尋那些對于“增加免疫力”有奇效的東西。這就是“保健品”“功能食品”的理論基礎。不能說它們都是忽悠––––它們中的很多也能找到一些“科學研究”的支持。那些研究,往往是提取動植物中的某種成分,拿去處理體外培養(yǎng)的細胞或者某些實驗動物,如果觀察到了這些細胞中某些與免疫力有關的生物信號的增強,或者實驗動物對于某種外界刺激的反應比不吃這些成分的要好,就得出結論“該成分有助于增強免疫力”。然后,商人們就進一步鼓吹成含有該成分的某某產品“增強人體免疫力”。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些東西對于人體都會有一定的作用––––與不吃不喝相比,多數食物都會對人體有有益的影響。但是,對于我們來說,需要知道的是:這種東西跟其他日常的食物相比,是不是“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更好?
可惜的是,大多數宣稱“增強免疫力”的東西,都缺乏這樣的比較。所以,我們花了大錢買來“增強免疫力”的東西,很可能只是“比水更有效”而已?;◣装賶K錢買來的一瓶“寶貝”,有效的成分可能跟菜市場的幾捆蔬菜沒有區(qū)別。
在現代醫(yī)學或者食品營養(yǎng)學的研究中,人們也希望找到一些東西,對于體內免疫力的主力軍有巨大的支持作用。這樣的思路本身也算合理,這些方面的研究也一直很熱門。比如說現在很熱門的硒、葡聚糖、蘑菇提取物等等。如果在生物醫(yī)學的文獻數據庫里查找,很容易找到相當數量的顯示這些東西“增強免疫力”的論文。許多保健品廠商,也就依據這些“科學研究”來推銷他們的產品。應該指出的是,這些研究結果只是一些很初步的研究,距離用它來做“膳食指南”還很遙遠。作為科研結果,它們的意義在于指明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可能是一馬平川,證明這些東西確實有益于人體并且找到它們的使用方案,也可能是死胡同,發(fā)現那些初步的結果并不能在人體中得到印證。
葡聚糖是現在人氣極高,食品科學和工業(yè)界很看好的一種可溶性纖維。某些葡聚糖也似乎對于增強免疫力更有效果––––但是任何的膳食纖維都會對健康大有裨益。比如說,富含纖維的全谷、蔬菜、水果,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都很有好處。與其花大錢去買“特別的”“增強免疫力”的纖維,多吃這些經濟實惠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是不是更劃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