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數(shù)字圖書館把中國的“作家”們惹毛了。為什么?
因為Google把中國作家們的書的介紹信息以及部分摘要拿到網上,讓讀者搜索并且了解。如果讀者想要閱讀整本書,就需要付費,Google會把據(jù)說45-63%的收入分給原作者。“作家”們?yōu)槭裁?ldquo;毛”呢?他們認為如沒有自己許可,Google就沒有權利把書的介紹信息和摘要放到網上。不管心里怎么想,他們口口聲聲說:這是在捍衛(wèi)著作權。
這個群體的郁悶和脆弱來自于三點,作者們在中國傳媒產業(yè)鏈條里備受壓榨。第一,中國的出版社出了名的“雞賊”。明明賣了三萬本,只告訴你賣了一萬本。你沒有門路去查,因為這個體系都已經形成了一套潛規(guī)則,一套系統(tǒng)。作家們對于碼字很有勁,對于跟欺騙自己的系統(tǒng)作戰(zhàn)就很軟。他們善于并且喜歡揭露社會的種種丑態(tài),卻無力打破綁在自己身上的這種罪惡。
第二,中國的盜版橫行。一旦什么書暢銷,那些體制內的臥底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消息和電子文本傳輸了出去,24小時不到,大街小巷的攤鋪上就出現(xiàn)了盜版。對于這些剝削,作者們更加無力。他們彼此望一望,自我解嘲的說:嗨,大家都一樣。于是,這些無助的人便又更加崇拜那些“欺騙”自己的出版社,畢竟,他們還分一點羹給咱。有一點,總比啥都沒有強哇!
還有第三,這些書還可能被某些無良門戶放到其讀書頻道供人免費閱讀,就真的血本無歸了。如果是線下盜版,還有一點利于吾國基層人民就業(yè):養(yǎng)活了很多小商小販和無良印刷廠。這些人都是弱勢群體,一抓一個準??稍陂T戶上被免費轉載,這些都有極大影響力和靠山。你拿他沒有辦法,忍了吧。
于是,當一個可能的白衣騎士出現(xiàn)時,他們要么恐懼,要么被利用。Google的龐大流量能夠讓一本書被全球的讀者方便的搜索并且了解,這比傳統(tǒng)出版社和書店的推廣力量大何止百倍。Google號稱返還給作者的分賬是45-63%,而中國傳統(tǒng)出版社給的版稅即使在名義上最高也只有10%(考慮到紙張成本和售價,差距不是看起來這么大)。所以Google就是白衣騎士,并且和Google競爭的,采用相似操作手法的Kindle、蘋果、以及中國起點中文網也是。它們都試圖搭建讀者和作者直接見面的平臺,并且分成給作者。
起點中文網的CEO侯小強猛烈抨擊“縱容盜版網站”,那些不愿意付錢的讀者往往可以通過百度到達的提供免費內容的盜版網站,本來該起點和原創(chuàng)作家賺的錢少了很多。所以侯小強說:如果沒有百度,起點會多很多富豪。當然,這里明面上說百度,其實還有Google。于是,當Google自己做正版書出版,就把自己跟作者綁到一起,如果Google能從正版書銷售和閱讀中分一杯羹,它還會“縱容盜版網站”嗎?當然不會。一句話,Google用商業(yè)模式解決了這個問題,賺錢和“不作惡”,左右逢源。
是的,有一位同樣抵制Google圖書館的歐洲出版業(yè)的仁兄說的非常對:“這將對傳統(tǒng)出版業(yè)帶來毀滅性的打擊”。Google一黨就是代表互聯(lián)網的革命勢力,要革了傳統(tǒng)出版業(yè)的命。可是,這就在同時解放了普天下的作者們:減少用紙、剿滅渠道、拉低價格,讓更多人能了解并且買書、提高作者收入和影響力;也讓讀者和作者直接見面。
所以,狗急跳墻的出版社跑出來系統(tǒng)性攻擊Google是“罪不容恕、但情有可原”的。但單個的作者,或者代表作者利益的“某某協(xié)會”跑出來發(fā)騷,就是“要么無知,要么無良”。無知,是認不清形勢。無良,是被利益集團利用??赡艿睦婕瘓F,包括傳統(tǒng)出版社,以及Google的對手們。
這些人的武器就是討好并且煽動網絡憤青們的“民粹”調調。最極端、最無恥、最搞笑的是莫過于“文化侵略”!這些人講,Google把咱們的書放到網上,讓全世界的人看到,就是“文化侵略”。什么?人家?guī)湍銈鞑ゾ徒星致??我看倒相反,要是全世界的人(包括中國人)在Google圖書館里只能搜到外國人寫的書、只能讀外國人的書、只能花錢供這外國人繼續(xù)寫他們的思想和生活,那才叫“文化侵略”!
當然,寧愿相信大多數(shù),也就是中國作家群體的主流部分是清醒的。這些人也許早已經投入比如起點中文網的懷抱,正悶聲發(fā)財。跑出來煽動鬧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都是些“遺老遺少”。那些頂著“某某作協(xié)”“某某長”的頭銜的人,都是若干年前寫了幾本書,到現(xiàn)在既沒有人買、也永遠失去生產力的“大爺”。他們也許覺得即便依靠Google的力量自己也沒啥盼頭了,于是跑出來攪一攪,撈一點是一點。
現(xiàn)在,來談點正事:揣摩下清醒作者們的想法:
第一,平息事端。不要再給Google做免費廣告。把精力放到一點:在Google圖書館里的分賬如何保證,發(fā)生交易的數(shù)量如何透明、準確。不要發(fā)生中國傳統(tǒng)出版社那樣的“欺騙”。
第二,盡量不與任何發(fā)布平臺簽“獨家”協(xié)議,培育新玩家、鼓勵競爭。在這個市場,能牽制Google的還有中移動、百度、起點中文網、方正(最近發(fā)布電子閱讀器“文房”),也包括亞馬遜的Kindle和蘋果的AppStore。也只有競爭,才能保證作者利益。
第三,鼓勵Google、文房等現(xiàn)有平臺繞開傳統(tǒng)出版社,直接與作者簽約發(fā)行內容,類似起點中文網。讓吃人不吐骨頭的傳統(tǒng)出版社以加速度成為恐龍。
第四,認清形勢:原創(chuàng)內容產業(yè)必將面臨大改變,順之者昌。比如音樂產業(yè),CD店再無人光顧,這跟人們不去書店買書一個道理。蘋果的iTunes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無非是利用互聯(lián)網、低價贏得用戶,薄利多銷。這跟Google圖書館方向一致。另一種也大有希望:比如Google在中國嘗試的音樂服務,音樂免費下載、快速贏得用戶和影響力,藝人再靠演唱會和廣告等其他方式賺錢。中國的作家們,早一天摸索出除版稅之外的其他收入方式,早一天得自在。
再比如新聞產業(yè),沒人買報紙,報紙們紛紛做網站。那些下手早、有硬實力的,比如福布斯、金融時報、財經的網站,都過得不錯。同理,那些早一天跟Google合作、搞數(shù)字出版的出版社也會有活路。當然,更多扭扭捏捏的、下手晚的報紙,當然打不過那些沒有傳統(tǒng)報紙拖累、一開始就在互聯(lián)網上供應新聞的博客類新聞網站。這跟那些“作協(xié)會員”的書即便放到Google和起點中文網上也沒人理也一個道理。
大多數(shù)報紙只能滅亡,這是趨勢。這些記者、編輯早一天出來擁抱互聯(lián)網,就早一天不再擔驚受怕。比如Techcrunch、HuffingtonPost這些已經價值上億美金的博客網站都是老媒體人出來折騰三五年成就的。在美國,有55萬律師、40萬程序員、30萬CEO、29萬消防員,而現(xiàn)在又多出一個新的職業(yè)大軍:45萬以此為生的博客。就在職業(yè)博客越來越多的同時,華盛頓記者的數(shù)量比前幾年減少將近80%。
與此類別,作家們也該早一天擺脫傳統(tǒng)出版社的束縛,向Google致敬,向互聯(lián)網勢力靠攏。人是要活下來的,有實力的人一定會活得更好;而老舊的機構和體制是會死去的。不要因為過去依靠過他們,就一直綁在一起。套用偉人一句話:失去的只是鎖鏈,迎來的是整個世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