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品牌,“毛源昌”之所以能立足146年,不光是因為效益,還因為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老字號在現在的市場環(huán)境下生存發(fā)展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不斷地變革。如今,它正期待著新一輪的改制。
有著146年歷史的老字號眼鏡企業(yè)“毛源昌”坐落在杭州西湖邊一個不起眼的院落里。一座四五層的小樓,百來號人。雖然沒有敞闊氣派的門面,但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到底是有些講究的,哪怕圍墻上層層疊疊的爬山虎,也沾染了些歷史氣息。只是這股子氣息而今更多的是帶著一種落寞,仿佛美人遲暮,在繁華大街孑然回首。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老字號企業(yè)共同的命運。歷經時世變遷,歷史成了榮耀,但也成為阻礙變革和發(fā)展的藩籬。
破、立之間,該延續(xù)什么,該放棄什么?“毛源昌”亦在等待一場屬于她自己的變革。
善“變”的老品牌
雖說眼鏡起源于中國,不過早年,眼鏡并不像如今這般是種大眾消費品。直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的配鏡技術傳入中國,眼鏡才普及開來,便有了眼鏡行業(yè)的真正興起。
紹興人毛四發(fā)就是個擺地攤賣眼鏡的小販。他在杭州沿街設立攤點,向往來的行人們兜售他的眼鏡。久而久之,生意竟日漸興隆,有了些積蓄。
那時候,在毛四發(fā)擺地攤不遠處,有家經營玉器的“詹源昌”,這玉器生意似乎并不太好,到后來,“詹源昌”竟無力維持下去了。毛四發(fā)跟“詹源昌”的老板商量,把“詹源昌”盤了下來,改名為“毛源昌”,過去的玉器經營不變,只是增加了鐘表和眼鏡二樣。
小商販出身的毛四發(fā)頭腦十分靈活,開出“毛源昌”后不久,他發(fā)現玉器的生意遠不如眼鏡和鐘表。于是,他有意識地減少玉器產品,增加眼鏡和鐘表的分量,漸漸地,“毛源昌”成為配制眼鏡的專營店,完成了自身定位的一次變革。
“那時候是前店后場的模式,毛四發(fā)請了一個人來掌管店務,自己則主抓工場的生產。”毛源昌眼鏡廠如今的常務副廠長陸慶告訴我們。
到了毛家第三代毛蓉莆,“毛源昌”的經營方式和產品開始多樣化:除了店鋪售賣之外,毛蓉莆還叫店員走出店門,托盤上街叫賣,甚至送貨上門;除了傳統(tǒng)的水晶、茶晶等裝飾性眼鏡,他們著力生產實用性更強、甚至可以矯正視力的科學眼鏡。這些改變?yōu)?ldquo;毛源昌”博得了不少的贊譽。
1930年,毛家第四代接班人毛鑒永剛滿19歲。他雖然年輕,卻頗有商業(yè)頭腦,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行改革:一方面,他收回了“毛源昌”過去一直流于外人的店務掌管權,將財務、人事和經營管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他增添設備、大做廣告,在零售之外還增加了批發(fā)業(yè)務。
這些改革使“毛源昌”逐漸登上行業(yè)翹楚的地位。據資料顯示,上世紀30年代,“毛源昌”的資產已經占了當時杭州所有眼鏡店資產總和的44%.
[page]
風光掩蓋不住無奈
緊盯市場、善于變革,是“毛源昌”在抗戰(zhàn)前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箲?zhàn)爆發(fā)后,“毛源昌”幾經搬遷,經營凋敝,直到抗戰(zhàn)勝利后才回到杭州重新開張。
1956年公私合營,“毛源昌”與明遠、可明、晶益三家眼鏡店合并,并在兩年后改名杭州眼鏡廠。直到1984年,“毛源昌”重新獲準恢復。
恢復“毛源昌”后,廠里進行了多次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并率先建立了國內較早的眼鏡金屬架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眼鏡金屬架得到消費者的好評并屢次獲獎。1989年,“毛源昌”率先實行廠長負責制和經濟承包責任制,取得了不俗的效益,當年工業(yè)產值141萬元,實現利稅107萬元。
為了將變革的步子邁得更大些,1992年,“毛源昌”引進外資,與新加坡信義私人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杭州毛源昌信義眼鏡有限公司,外資占股25%,合資期限為15年。
然而,這一次的變革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據了解,外資進入之后,只是當起了“甩手掌柜”,并沒有深度的合作。“我到毛源昌有7年了,沒有見過外資方一次。”陸慶說。
而從1992年來的這15年間,本土品牌大光明迅速崛起,臺灣品牌寶島眼鏡攻城略地,菲狐平價眼鏡異軍突起……“毛源昌”的“老大”地位正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
盡管“毛源昌”在全國的100多家加盟店去年總銷售額上億元,然而,背后卻隱藏著諸多問題:在“毛源昌”加盟店,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外來品牌,“毛源昌”自己的眼鏡只占到30-40%;在加盟商管理上,“毛源昌”采用的也是松散型。
這些情況令人擔憂:“毛源昌”這塊金字招牌還能亮多久?
期待著新一輪的改制
“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假如在我手上消失了,那我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進入“毛源昌”7年來,陸慶常常倍感壓力。不過,盡管“毛源昌”這些年來困擾不斷,但也一直在努力調整:為了維護老字號,“毛源昌”堅持走中高端路線,避開了菲狐眼鏡等平價眼鏡連鎖的鋒芒,和寶島眼鏡、大光明眼鏡形成杭城三大高端眼鏡品牌鼎足而立的局勢;為了迎合年輕一代對眼鏡的時尚和價格上的需求,“毛源昌”推出款式新穎時尚的鏡架,以爭取未來的消費群體……
去年7月,“毛源昌”與外方的合作到期,廠名恢復為“毛源昌眼鏡廠”,并恢復為國有體制。目前,“毛源昌”正在進行相關資產的清算,期待著新一輪的改制。“老企業(yè)經不起折騰,現在已同多家企業(yè)進行了接觸,也準備了多套改制方案。投資方可能是國外企業(yè),也可能是國內企業(yè)。”陸慶表示。
“老字號品牌承載了很多的中國文化,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民族品牌,‘毛源昌’之所以能立足146年,不光是有效益,還有一種文化內涵在里面。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老字號在現在的市場環(huán)境下生存發(fā)展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現在我認為改變體制是當務之急。” 在陸慶看來,唯有盡快完成改制、進行變革,才能真正激發(fā)出“毛源昌”的活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