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購新三板公司已經不鮮見,但新三板公司間相互參控股的案例卻并不多。
最近,2017年凈利潤近3億元的新三板公司穎泰生物(833819)公告,擬以4.37億元的價格收購另一家新三板公司禾益化工(834637)少數股東權益。
這是目前發(fā)生在新三板公司間最大的一起收購案。
穎泰生物“吞下”禾益化工
9月4日,新三板公司穎泰生物,發(fā)布了一則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的公告。
穎泰生物擬以每股5.84元的價格,受讓吳曉艷等18名轉讓方持有的禾益化工42.77%的股份,約7485.2萬股,合計支付轉讓方現金約4.37億元。
穎泰生物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掛牌,主要從事農藥及中間體的開發(fā)、生產和銷售。
與穎泰生物類似,禾益化工主要從事的也是農藥原藥、中間體、制劑的研發(fā)、產銷。同時,禾益化工也是一家新三板公司,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
穎泰生物的控股股東是上市公司華邦健康,其持有穎泰生物72.61%的股份。
2010年12月,華邦健康出資2000萬元對禾益化工進行增資,增資后持有禾益化工20%的股份。2014年12月,華邦健康將這部分股份轉讓給了穎泰生物,轉讓價格約為5500萬元。
此后,穎泰生物又通過受讓股份、增資等獲得了部分禾益化工股份。2015年12月禾益化工在新三板掛牌時,穎泰生物持有禾益化工33.32%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2017年至今,穎泰生物通過認購增發(fā)股份等方式,連續(xù)增持禾益化工,到2018年6月30日,其合計持有禾益化工57.22%的股份,是禾益化工的控股股東。
在此次收購完成后,穎泰生物將持有禾益化工99.99%的股份。
穎泰生物此次收購,對禾益化工的整體估值約10.24億元,不過,而禾益化工18名股東獲得現金后,并不能完全實現退出。
根據公告,禾益化工18名股東收到4.37億元現金后,其自身或指定的其他方要以5.7元/股的價格,受讓華邦健康持有的穎泰生物5310.4萬股。
也就是說,禾益化工的股東雖然獲得了超過4億元現金,但其中有約3億元資金,需要重新投資穎泰生物。
穎泰生物是一只交易比較活躍的做市股,其市場價格相對公允,9月7日其收盤價為5.36元/股。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穎泰生物的控股股東華邦健康為A股上市公司,按照目前的規(guī)則,穎泰生物暫時無法赴A股上市。
業(yè)績對賭:4年3.7億元
穎泰生物與禾益化工的業(yè)績,在新三板都算得上優(yōu)秀。
▲穎泰生物2017年財務數據
▲禾益化工2017年財務數據
2017年穎泰生物營業(yè)收入為61.4億元,同比增長34.71%;凈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43.73%。
禾益化工2017年營業(yè)收入為4.09億元,同比增長8.53%;凈利潤6976萬元,同比增長55.08%。雖然比不上穎泰生物,但這一業(yè)績水平也已經基本滿足了IPO的財務要求。
在此次收購中,雙方還簽訂了為其4年的業(yè)績對賭協(xié)議,其對賭期限包括2017年在內。
轉讓方承諾,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禾益化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400萬元、8000萬元、1.1億元和1.25億元。
也就是說,禾益化工2017年的業(yè)績(扣非后凈利潤為6104萬元)已經達到了業(yè)績對賭的要求。而2018年上半年,禾益化工實現扣非后凈利潤3512萬元,距離全年8000萬元的標準也并不遙遠。
實際上,作為禾益化工大股東的穎泰生物,對禾益化工能否順利實現業(yè)績目標至關重要。
2015年至2017年,穎泰生物一直是禾益化工第一大客戶。這3年期間,禾益化工對穎泰生物的銷售金額,占其年度銷售額的比重分別為26.26%、26.92%、20.98%。
2017年2月,禾益化工還與穎泰生物、諾普信簽署了《三方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擬在農藥及化工產品的供應、銷售及推廣等方面建立長期、全面的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fā)展。
穎泰生物認為,此次收購禾益化工有利于穩(wěn)固其戰(zhàn)略布局,增強綜合實力,將對公司未來的業(yè)績增長產生積極作用。
系最大新三板公司間收購案
上市公司收購新三板公司的案例如今已經十分常見,部分案例交易金額甚至高達數十億元。但穎泰生物與禾益化工這種新三板公司之間的收購并不多見。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包括穎泰生物與禾益化工在內,目前新三板公司之間有參控股關系的僅有28對。
▲新三板公司間參控股關系(Choice)
從持股比例來看,穎泰生物目前持有禾益化工57.22%的股份,是直接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其次是微傳播持有微電互動45%的股份,其他企業(yè)的持股比例多在30%以下。
在交易價格方面,穎泰生物與禾益化工的4.37億元也是目前新三板公司之間最大的一筆交易。除此之外的上述28起新三板公司間收購案例,交易價格相對較低。
如本益新材于2017年6月-2017年8月通過全資子公司泉州中勝投資,多次購買掛牌公司山東力凱股份,目前共持有其39.99%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東。但這起交易價格實際只有約600萬元。
相關閱讀